stETH 與ETH脫鉤、Celsius面臨擠兌潮|stETH是什麼?會歸零嗎?

這禮拜幣圈發生的重大事件包含了stETH的脫鉤以及Celsius被發現被駭客入侵造成的擠兌潮。在介紹這兩起事件之前,有必要先向大家介紹所謂的stETH是什麼,還有脫鉤可能會造成什麼樣的風險。

stETH是什麼?

由於ETH即將從POW轉往POS,因此需要驗證者質押32個ETH在信標鏈。但32個ETH對於散戶來說是筆龐大的負擔,因此開始出現了中心化或是去中心化的ETH質押項目。讓散戶可以少量的質押。而stETH是由去中心化的ETH質押項目Lido所發行的代幣,作為用戶進行質押ETH,Lido發行的憑證。同時質押在信標鏈的ETH預計至少要到The Merge(預計8~9月)結束後的半年至一年才能取回的,但stETH則是可供交易且也可以作為其他defi項目的抵押品,提供了質押用戶流動性。

什麼是stETH脫鉤?

介紹完了stETH後,來討論何謂為stETH的脫鉤。嚴格來說,stETH、ETH並不存在贖回機制(也就是目前stETH不能換成ETH),因此這兩項代幣根本沒有理論上的價格關係,也不存在價格脫鉤一說。

不過由於stETH理論上(也就是Lido不跑路不被駭客入侵)在The Merge結束後的一段時間,是可以以1:1+ staking APR的比例換回ETH的,所以在前陣子stETH與ETH基本上是維持著穩定的價格關係,stETH可以換得更多的ETH,但要能換回ETH,則至少必須等到The Merge結束後的半年才能換回ETH,因此stETH與ETH的價格基本上即是質押收益率與流動性之間的拉扯。

Celsius 與stETH脫鉤的關係?擠兌現象

但這次的脫鉤主要則是與本篇文章的另一篇主角Celsius有關,Celsius是個中心化的理財收益平台,業務包含幫忙用戶將ETH質押到信標鏈或是其他質押項目,如:Lido並從中賺取手續費。但Celsius卻在之前被盜領了大筆資金,因此用戶開始恐慌自己存在裡面的錢有拿不回來的風險,也就是所謂的擠兌。市場開始擔心在用戶大量提回他們存在Celisus的ETH,ETH必須將其stETH在次級市場變現才足夠返還,而這將給stETH一個很強的賣壓,在市場也如此預期的狀況下,整個市場都開始拋售stETH,因此也造成了stETH / ETH更大的折價。

stETH的折價對市場有什麼影響呢?

雖然沒有直接的影響,但在前面的內容有提到stETH是可以作為defi項目的抵押品的,舉個簡單的例子,過去有許多人認為stETH為相似度很高的資產,價格波動不大被清算的風險極低,因此拿stETH來作為ETH的槓桿,也就是拿stETH當抵押品借出錢換成ETH,再將ETH作為抵押品換出stETH以此類推,但當stETH開始跌價,可能導致部位被清算,就有可能導致ETH的賣壓。由於ETH作為幣圈這個高風險投資市場相對穩定的標的,就連ETH都陷入賣壓時,可能導致市場陷入恐慌。

根據最新的狀況,Celisus開始不讓用戶提領回資金,理由為為了維護用戶資金的安全。這基本上可以說是告訴市場他們沒有足夠的流動性,理論上這可以讓Celisus不用再繼續拋售stETH,遏止過度的賣壓,但市場的其他投資人則會開始擔心這是否為第一片倒下的骨牌,是否其他理財項目也有項目,是否其持有的資產也會受到拖累,陷入恐慌,而開始大量拋售。

stETH有可能會像UST一樣變得一文不值嗎?

以普遍的觀點來說,理論上不會。但我們也無法得知stETH該有的價值為何。只要Lido能確保其能保障stETH能換回ETH,那麼在stETH大幅折價時,就會有大量的人願意承接stETH,因為一切順利的情況下,stETH能在一年或一年半後換回原本的ETH加上質押報酬,雖然不能說是無風險套利,但只要折價太過嚴重,自然會有覺得風險報酬比誘人的買家承接stETH,推升stETH的價格。

結論

看著CeFi理財平台celsius的崩塌,或是過去因為Luna / UST而崩塌的散戶甚至是機構投資人,看著他們悲憤地哀嚎,雖然感到同情但也不免的感到一絲的諷刺,過去在牛市時爭相歌頌著去中心化,Code is law的美好,倡導著比起政府中心化的治理模式,每個人應該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起責任,但當Luna/ust被狙擊,CeFi理財平台的陷落,大家才又想起來區塊鏈投資是有輸掉身家的風險的,開始要求政府進行監管,希望項目方能負責,甚至是希望政府能補償投資人的損失,開始指責項目方是多麽的不負責任。當然我們並不是在說區塊鏈不需要監管,只是想表達的是每種制度都有其優缺點,建議投資人有承擔風險的能力、資產分散、風險管理的配置。

比特幣跌破 $30,000,還撐得住嗎?(鏈上數據週報 5/2~5/8)

可以看到從$30,000以下是成本基礎的斷層,只有大約在$27,000的位置是唯一的成本支撐。如果比特幣在即將到來的$30,000保衛戰失守,在$27,000左右也無法力挽狂瀾的話,下一個成本支撐就可能走到$20,000以下了,屆時也會威脅到元老級投資人的獲利。就這一點來說,比特幣的$30,000保衛戰對未來的價格走勢至關重要。

看更多 »

比特幣再度向上挑戰,後續如何?(鏈上數據週報 4/18~4/24)

和上週相差不大,短期的技術分析顯示出目前比特幣處在一個下行通道中。本週比特幣價格挑戰了$41,800的壓力價位失敗,價格仍舊低迷不振。中期部分仍舊在$44,300的壓力價位和$35,000的抵抗價位徘徊,在價格變化不大的這兩週很難看出價格的方向性。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在這兩週都看到了比特幣都遵行著先漲後跌的模式,價格從週一開始上漲,大約在週三或週四來到高點後反轉,並在最後收在與週一開盤時變化不大的位置。週末成交量和價格變動幅度的下降或許是機構投資人在週末二日不進行操作的緣故。整體而言,比特幣不只價格,連交易模式都朝著股票靠攏。

看更多 »

什麼是冷錢包、熱錢包?如何使用?加密貨幣存在哪?(比特幣、以太幣)

如何安全地保護自己的加密貨幣? 冷錢包、熱錢包詳細解釋(比特幣、以太幣) 從當初中本聰發明比特幣以來,區塊鏈或是加密貨幣很重要的論述不只是去中心化,同時還有對自己的資產負起責任,不受到政府或是任何人的侵犯,也就是擁有自己的私鑰就沒有任何人可以拿走你的加密貨幣這個概念。

看更多 »
文章導讀
Scroll to Top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