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 Launchpad?怎麼參與新項目的 ICO、IGO,如何進行新幣交易|鏈上發行新項目平台使用教學

很多人都聽說過某某項目ICO、IGO之後,成為了驚人的十倍幣、百倍幣,不知道新手或剛接觸的投資者會不會好奇,究竟是哪裡買得到這種成長嚇人的新幣?

前面雖然介紹過幣安Launchpad,但其實在交易所發行的新幣只能算是加密貨幣中的一小部分,如果想要參與多數加密貨幣的發行,那一定得瞭解一下今天要介紹的鏈上發行平台(Launchpad,以下稱為發行平台)。

首先,鏈上的發行平台數量和種類非常多,除了發行各個公鏈上的新幣以外,還有的專門販售GameFi、DeFi、DAO等特定領域的新幣,通常一個項目在代幣發行前會先公布2-6個已經授權販賣的發行平台,想要購買的用戶或投資客一定要在事前了解發行的相關資訊,並從幾個販售的發行平台中挑選最適合你的進行使用。

發行平台代幣

正常來說,一般用戶是沒有資格直接參與發行平台上的ICO,想要取得ICO的購買資格,用戶首先得透過中心化交易所(CEX),像是幣安和FTX等,或是去中心交易所(DEX),如:Uniswap和SushiSwap等,購買發行平台的代幣。

以Seedify.fund為例,它做為一個區塊鏈遊戲的發行平台,至今已經發行許多想當成功的遊戲項目,目前屬於總量前幾大的發行平台,但從CoinGecko等幣價追蹤網站可以看到,中心化交易所比較大的除了Kucoin提供現貨交易以外,還是得透過去中心化的交易平台(DEX),像是PancakeSwap或Spookyswap來購買平台代幣。

具體去中心交易平台使用方法可以參考這篇文章,裡頭有詳細的解說和注意事項。

參與ICO的資格

在持有代幣後,至發行平台的網站上將代幣進行質押,除了能夠獲得基本的質押獎勵外,還會根據質押的數量得到ICO新幣的購買資格。

如果只質押少量的平台代幣,用戶可能在新幣發行的時侯,僅僅獲得一個ICO的籤號,代表沒有固定的購買配額,只有在抽中時才能夠購買少量的新幣。

如果用戶增加質押的數量,發行平台可能會給予更多籤號,增加中籤的機會,或是質押到達一定數量的平台幣,直接給予用戶新幣的購買額度,當然質押越多,可以購買新幣的額額度就越高。

以另一個發行平台BSCpad為例子,平台代幣是$BSCPAD(撰稿時售價$2.41美元/每顆):

質押1000顆$BSCPAD,獲得銅級資格,以及一張ICO的籤號 (Lottery ticket)。

質押10000顆$BSCPAD,獲得鉑金資格,以及各個ICO 10個單位的配額 (Pool weight)。

質押75000顆$BSCPAD,獲得藍鑽資格,以及各個ICO 60個單位以上的配額。

根據平台幣的售價和所需要的質押顆數,可以簡單算出每個資格所需要投入的資金,最低門檻大約在2000美金左右,如果想獲得確定的ICO份額則需要20000美金以上,因此在投入前務必做好完善的功課。

以上是BCSpad的使用資格取得方式,雖然每個發行平台的遊戲規則不太相同,但大致上的重點不外乎是質押數量和每個資格分配的ICO新幣多寡。

新幣交易

在買到新幣後,代幣會直接轉入交易用的錢包內,通常項目如果不是太冷門,幣價通常會出現短暫的漲幅,想要趁著這個機會進行部分套利,就會需要交易所把新幣傳換成流通性高的其他加密貨幣,此時會需要使用去中心化交易所的交易服務,詳細的使用方法將在下一篇文章中介紹。

結論和注意事項

本篇分享的是鏈上發行平台的使用方式和ICO資格如何取得,前面提到光是獲取資格就需要質押一筆不算小的資金,如果質押的數量太少,只能購買少量的新幣,或許不一定符合機會成本,另外,考慮到鏈上的任何操作都需要支付礦工費,以及熱門項目的ICO結束後,發行平台的代幣會出現幅度不一的下跌,挑選適合的發行平台和項目,並在早期投入時間和資金就變得格外重要。

如果不了解什麼是Launchpad,可以參考:

如果想參與幣安Binance的Launchpad,請閱讀:

在高通膨下加密資產市場該如何操作?Pangea Fund的共同創辦人沽空以太幣!鏈上數據週報 6/27-7/03

加密貨幣目前作為風險資產供全世界的投資人進行交易,加密或幣的價格就像美國Nasdaq、S&P500也會受總體經濟的環境,像是GDP成長率或是美國聯準會的政策影響價格。目前的加密資產是被作為高風險、高報酬的資產進行交易,當市場開始降低曝險時,首先會減持部位的就會是風險最大的加密資產;當總體經濟環境一有風吹草動,加密資產市場將會很快的有所反應,這也是幣學為何要在每週持續向讀者介紹和更新當前總體經濟狀況,加密貨幣與總體經濟有一葉知秋的關係。

看更多 »

資金出逃以太坊DeFi?dYdX的遷徙造成了什麼影響?穩定幣市場近況|鏈上數據週報06/20~06/26

Powell於6/22參議院聽證會的論述基本上與6月會議大致相同,或是與過去一年的基調也相同,經濟呈現穩健增長,致力於維持長期價格2%的穩定,不過近幾個月因為烏俄戰爭造成的原物料價格上漲,以及中國清零政策造成的供應鏈問題使得通膨持續的比想像中的久,供給面造成的價格上漲也讓聯準會更難發力。
從聯準會6月升息三碼開始,代表聯準會將更加強力道在降低高通膨上,市場擔憂的也從停滯性通膨轉往經濟衰退上:
紐約聯儲在6月發布的經濟預測模型,下修2022年GDP年增率至-0.62%,同時核心PCE物價年增率自2.8%上調至3.8%。根據模型預測軟著陸機率為10%,硬著陸機率則為80%(軟著為GDP年增率在未來10季都為正,硬著陸則為未來10季至少有一季年增率降至-1%以下)

看更多 »
文章導讀
Scroll to Top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