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 教學】NFT 有哪些常見的拍賣發行方式?(pre-sale, public sale, Dutch auction, pass minting)

NFT項目在發行前,通常會有各式各樣的公布和行銷花招來吸引其他人的目光,根據項目和開發者的不同,自然也會出現策略之間的不同,然而當開發到至關重要的發行階段後,為了不在關鍵的時候混淆用戶,幾乎所有項目都會選擇常見的方式販售自己的NFT,而這篇文章會根據以往的經驗,為大家整理出四個不同的販售方式,分別為事前販售、公開販售、荷式拍賣以及鑄造通行證等,讓大家在參與NFT發行之前能做好相應的準備。

事前販售(Pre-sale):

什麼是事前販售?指的是在正式販售前,讓擁有白名單的用戶先行購買、鑄造的一種販售方式,通常開發者和項目主辦者為了獎勵對社群經營有貢獻的用戶,會讓用戶獲得提前購買NFT的資格,這就是所謂的白名單資格,一般來說,可能會透過用戶在Discord、Twitter等社群的互動頻率,或者舉辦粉絲創作推廣比賽等,送出能提前購買、鑄造NFT的資格。

資格的驗證方式通常是開發者通過標記錢包地址,並在連上鑄造網站後辨別是不是具有鑄造資格,如果不確定有沒有獲得白名單,最好是在事前販售之前,先到Discord或Twitter等社群確認白名單清單有沒有你的錢包地址,或者是事先和項目開發者確認,而非等到事前販售當天連上錢包才發現白名單上沒有自己的位置。

公開販售(Public sale):

什麼是公開販售?是最廣泛使用的販售方式,只要在販售當天將錢包連上鑄造網站,並送出交易要求即可;但也因為沒有購買或鑄造的資格限制,很容易在販售當天出現各式各樣的問題,大量的人潮湧入購買網站,在開發者準備不完善的情況下,經常出現網頁當機,連鑄造的按鈕都跑不出來自然就沒辦法使用網站購買了,這個時候只要懂得智能合約互動,甚至是擁有程式編寫的科學家能力,就能搶先將NFT買光,這樣的案例決不在少數。

另外,以太坊一直以來就備受討論的Gas fee問題,更會在公開販售的時候藏都藏不住,短時間內出現大量的交易需求也會導致Gas fee飛升,透過不斷提高Gas fee,彼此競爭交易的完成速度,而在有限的販賣數量之下,變成只有在支付高額礦工費後,才擁有鑄造的權利。

荷蘭式拍賣(Dutch aution):

什麼是荷蘭式拍賣?是一種不斷減價的拍賣方式,在發售一開始就設定了一個最高價,並隨著時間不斷降低價格,直到時間結束或項目售完為止,在販賣過程中,只要用戶認為當前的價格可以接受,就能直接送出交易並購得NFT,當然另一情況是用戶認為價格仍然過高,則可以等待一段時間至價格再度降低,但就必須承擔項目提前售完的可能性。

這種販售方式可以分散購交易的密度,減少用戶之間的Gas fee競賽和消磨,但相應的必須以高於最低價的價格買入,相當考驗用戶對於項目熱度還其他用戶心理的判斷準確度。

鑄造通行證(Pass minting):

顧名思義就是持有通行證的用戶能購買、鑄造NFT,有點類似於白名單的資格,可以事先或者是以低價的方式鑄造NFT,但不同的地方在於需要持有作為通行證的NFT,有些通行證NFT在鑄造一次NFT就失去價值,也有的開發者為了體現和強調他作為通行證的價值,會不斷與熱門項目合作,讓持有者獲得多個NFT的鑄造資格,甚至是減少或免除鑄造費用,這部分會根據開發著的策略而有所不同。

結論

上述的四種發行方式各有它的優點,也明顯有著各自的短板,所以近期的項目開始著手改善以往的販售方式,並且以多種方式進行不同階段的販售,舉目前相當知名的動漫NFT–Azuki作為例子,在項目白皮書上提到總數為8800個,在販售的初期預計先以荷式拍賣消化部分購買需求,起始價格為1 ETH,並且每過20分鐘降低0.05 ETH,一直到最低價0.15 ETH,共計六小時結束。

第二階段透過社群的活躍程度篩選出對社群建設有貢獻的用戶,給予1200個白名單資格,白名單的購買價格為荷式拍賣最低價的一半。

最後,以新型的ERC-721A標準將剩下的名額進行公開販售,用戶送出的單筆交易最多可以購買5個,根據開發者自己計算的Gas fee預估情形,以ERC-721A標準可以節省70-85%的Gas fee,對於想要購買的用戶可以說是相當友善。

上述是Azuki在販售前於白皮書與社群公告內發布的販售流程,然而知道Azuki這個項目的人可能都知道了,Azuki在第一階段的荷式拍賣過程,於五分鐘內就將所有的NFT以最高價1 ETH全數賣出,收穫8800 ETH,是相當驚人的成績。

什麼是鏈上數據?投資加密貨幣、比特幣的重要指標?

如果有投資過股票、期貨等傳統金融商品的頭資人,對於分析股票、期貨的方法一定都不陌生,大致分為基本面分析、技術面分析、籌碼面分析,這些傳統金融商品的分析方式,都是累積多年的經驗、歷史,而變成一門顯學。當然也可以使用傳統的技術分析、基本面分析方法,但,如果只使用這兩個分析方法,那就太對不起加密貨幣的「去中心化」、「全透明」的特色了!比特幣、加密貨幣與傳統金融的理財商品最大的差異就是所有的交易數據、交易資訊,不是鎖在交易所,而是公開在區塊鏈上!

看更多 »

美元終於顯出頹勢,這下要輪到比特幣了嗎?鏈上數據週報10/31-11/6

本週比特幣開盤價約為$20,600左右,高點突破$21K,來到了$21,400左右,隨後在周末從高點下跌,最後收在$20,900左右,單周上漲約1.5%左右。雖然最終收盤價在21K以下,但本週的上漲給市場帶來了不少信心,同一週S&P500是以超過3%的跌幅做收,並且DXY美元指數也距離高點更遠了一些,美元的上漲稍微露出了一些疲態,從這些資訊來看,似乎熊市的寒冬正在露出一絲暖陽?本週的鏈上數據週報將會以買賣行為、動能以及價格模型的角度分析目前BTC市場的情況,

看更多 »

什麼是冷錢包、熱錢包?如何使用?加密貨幣存在哪?(比特幣、以太幣)

如何安全地保護自己的加密貨幣? 冷錢包、熱錢包詳細解釋(比特幣、以太幣) 從當初中本聰發明比特幣以來,區塊鏈或是加密貨幣很重要的論述不只是去中心化,同時還有對自己的資產負起責任,不受到政府或是任何人的侵犯,也就是擁有自己的私鑰就沒有任何人可以拿走你的加密貨幣這個概念。

看更多 »
文章導讀
Scroll to Top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