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資不只發幣,也可以發 NFT?(Parallel、Neo Tokyo)

一直以來公司或企業組織,為了籌得營運、開發的資金,從天使、ABC輪,到上市上櫃,甚至是幾年前區塊鏈上開始逐漸普遍的的ICO、IEO,不少用於募資的新招式陸續出現,而在最近幾個月搭上NFT熱潮,不少公司、組織也開始將NFT的發行作為項目的早期募資方式,特別是區塊鏈遊戲的代幣和NFT生態模式,透過賦予NFT不同的屬性和功能,強調讓不同NFT持有者獲得對應的使用權利等。

現在市場上已經有許多項目在發行代幣的同時,販售功能性更加獨特、數量更加稀少的NFT,吸引用戶在早期搶入購買,例如部分開發中的交易輔助工具將使用資格綁定在NFT上進行販賣,又或者是像目前仍在早期開發階段的NFT實境卡牌遊戲「Parallel」。

Parallel早期發行的NFT,賦予持有者不同等級和價值的使用資格,早期投入的人有機會購買到最一開始發行的Prime Key NFT,鑰匙會給予持有者後續NFT的預售資格,可以參與實體的聚會和獲得相關實體贈品等,甚至是加入項目的社群和治理投票等,並且後續推出的許多NFT在白皮書上都清楚表示,會需要在Prime Key的共同作用下才能正常使用,由以上可見開發者有多強調Prime Key的功能性,目前在Opensea上,僅有的1500支Prime Key已經被喊到了一支16 ETH的驚人價格。

同樣還有由兩位知名幣圈Youtuber,Alex Becker 以及 EllioTrades 兩人所共同開發的區塊鏈遊戲Neo Tokyo,透過解謎的方式讓成功完成謎題的用戶取得購買資格,雖然NFT快速銷售一空是可以預見的,但在兩人大力推廣下,在去年十月初雖然遊戲還尚未推出,但光是一個入場遊玩的角色資格,地板價就數度超過20 ETH,遠遠的高於當時熱度最高的項目,直到最近遊戲仍尚未完成,但地板價仍維持在10 ETH左右。

另外,與傳統販售股份的方式不同,以發行NFT進行募資,只要項目的關注度夠高,除了在前期能快速籌得資金以外,並且在後續的用戶和用戶之間的交易中,開發者還可以收取交易金額的一定百分比做為版稅,成為源源不絕的開發動力,就好比公司的股票在不同投資客手上轉來轉去,而公司還能從自己發行的股票交易金額中獲利,這會更加激勵公司或是開發者專注於基本面的提升,讓開發者盡可能的為了提升購買需求和價格而努力。

結論

文章內舉了兩個區塊鏈遊戲,作為NFT募資的主要例子,而就像前面提到的,也有不少去中心化應用或遊戲,嘗試將使用資格和權限包裝成NFT的方式,使用戶可以自由地轉移、交易,而成功募資的例子數不勝數,將類似於股份的使用治理權賦予NFT的持有者,並且根據合約所設定的百分比自動收取交易版費,而價格和交易量的上升也代表版稅增加、代表公司收入增加,相對於傳統模式來說,不一定要等到真正完成上線,在項目尚未形成的早期,只要有足夠的交易需求,就可能形成一種新的開發與回報平衡模式。

美國轉鷹、加強升息力道,比特幣市場做出回調!(鏈上數據週報4/04-4/10)

在這週之前,長期持有者的囤幣力度有下降的趨勢,但隨著幣價下跌,長期持有者的淨部位變化再次走高,持續強力買入新的比特幣部位。這意味著比特幣市場目前的下殺屬於健康的情形,其後仍有強力的買盤支撐,本週週報也會延續長期持有者的行為進行更細節的分析。
延續前幾週的觀點,幣價持續震盪盤整,是有利於鯨魚繼續囤幣的。但最後也需要提醒一下整體市場的風險,如同剛剛提到的,如果大量熱錢流出市場,絕對會對比特幣市場帶來總體的衝擊,這與通貨緊縮的道理類似。那該如何觀察市場動能的變化呢?這就是為什麼這裡需要提到休眠期指標,休眠期指標反映了市場的動能變化以及比特幣部位轉移的流量,可以看到在休眠期指標的部分,在前一陣子幣價上漲剛脫離底部不久,現又面臨重回底部區域,們可以理解為這是比特幣市場的資金對於接下來幾個月升息、緊縮的回應。

看更多 »

資金出逃以太坊DeFi?dYdX的遷徙造成了什麼影響?穩定幣市場近況|鏈上數據週報06/20~06/26

Powell於6/22參議院聽證會的論述基本上與6月會議大致相同,或是與過去一年的基調也相同,經濟呈現穩健增長,致力於維持長期價格2%的穩定,不過近幾個月因為烏俄戰爭造成的原物料價格上漲,以及中國清零政策造成的供應鏈問題使得通膨持續的比想像中的久,供給面造成的價格上漲也讓聯準會更難發力。
從聯準會6月升息三碼開始,代表聯準會將更加強力道在降低高通膨上,市場擔憂的也從停滯性通膨轉往經濟衰退上:
紐約聯儲在6月發布的經濟預測模型,下修2022年GDP年增率至-0.62%,同時核心PCE物價年增率自2.8%上調至3.8%。根據模型預測軟著陸機率為10%,硬著陸機率則為80%(軟著為GDP年增率在未來10季都為正,硬著陸則為未來10季至少有一季年增率降至-1%以下)

看更多 »
文章導讀
Scroll to Top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