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元宇宙 metaverse?想要投資元宇宙可以選擇哪些標的?

臉書在上個月正式改名為「Meta」,帶起了一波元宇宙的瘋狂浪潮,不僅是AR、VR技術的概念股迎來一次春天,更有許多人將注意力放到了區塊鏈上,不可否認的是,區塊鏈在元宇宙藍圖上具有無窮的潛力,區塊鏈技術讓數位資產不在只是儲存於某個企業的伺服器內,而是實現真正的私有化,而以去中心化為基礎則能讓這個元宇宙擁有獨立於強權的地位,成為更加栩栩如生的世界。

元宇宙就相當於打造一個接近真實的虛擬世界,使用者透過裝置穿梭於不同網路空間之中,形成一種截然不同的互動形式,需多人認為Facebook正在構築元宇宙,又或者AR、VR,而去中心化的原則能將元宇宙運行和法則的決定權交還給使用者,並且較大程度的避免比如公權力或財團等中心化強權的介入;區塊鏈的應用則能讓個人所擁有的數位資產,透過加密貨幣以及NFT的形式進行儲存和交易,這些是一般企業和政府所做不到的。

現在討論元宇宙,就相當於在九零年代網頁還放不上圖片,只有幾行文字和連結的時候,討論網路要怎麼使用,同樣在現在的元宇宙,不論是相關概念股,或是區塊鏈上備受關注的元宇宙項目,距離真正的元宇宙進程都只是剛剛跨出第一步,雖然與真正的元宇宙還天差地遠,但也足以讓我們一窺元宇宙的無窮潛力,比如當紅歌手透過虛擬角色舉辨線上同步演唱會,參觀並欣賞虛擬美術館展示的數位藝術,以及實現虛擬資產的交易投資等,元宇宙的無限可能性已經慢慢的展現。

區塊鏈上知名的元宇宙項目有那些?

目前已經有不少區塊鏈上的元宇宙項目,雖然仍和大眾對元宇宙的期待之間有非常大的差距,但去中心化的運營邏輯和數位資產的私有化儼然成為使用者和開發者的共識,其中NFT技術的應用、治理代幣和投票權就在項目生態中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接下來就為各位介紹三個類型的元宇宙項目以及他們的特別之處。

1. 元宇宙(以The Sandbox為例)

The Sandbox是一款開放世界遊戲,玩家可以在這個世界裡自由探索、互動,在平台上玩家所擁有的資產分為SAND和LAND兩種,SAND可以理解為遊戲內交易用的貨幣,能夠直接從遊戲內賺取,用來購買外觀,或是質押獲得遊戲內道具也可以,但它最特別的地方在於給予持有SAND的玩家參與遊戲決策的投票權,讓持有者可以決定遊戲未來的走向。

另外,LAND作為玩家的另一種重要資產,指的是遊戲內土地的所有權,The sandbox將虛擬土地以NFT的形式讓玩家互相交易,並且持有LAND的玩家除了可以自由建構自己的世界外,還可以向前來參觀的人收取費用,逐漸壯大自己的規模,人潮越多自然收穫就越多!

2. GameFi(以Axie Infinity為例)

Aixe Infinity是一區塊鏈幻想世界,玩家可以在這裡培養、繁殖、戰鬥,甚至交易自己的Axies小寵物,特別的是交易用的貨幣是以太幣為主,而Axie的代幣生態(tokenomics)所包含的AXS和SLP兩種代幣,都要透過提高戰鬥排名才能獲得,兩種代幣都能用來繁殖新寵物,其中AXS作為遊戲平台的治理代幣,有一定的釋出量限制而價值較高,而SLP代幣則可以每天領取至多150顆,只要你帳號開得夠多,自然能夠獲得越多。

兩種代幣,一個釋出量固定,另一個供應量無限制,像這樣的雙代幣生態,已經漸漸成為這類GameFi常見的經濟模型。

3. 自治組織(以Yield Guild Games為例)

Yeild Guild Games (YGG)誕生於2020年,由一群奉行「邊玩邊賺」(Play to Earn, P2E)的玩家所組成的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它致力於投資元宇宙遊戲和相關工具,特別是P2E遊戲以及各種的遊戲資產,培養數以萬計的P2E玩家,提供專業培訓以及出借NFT的服務,作為交換從學員的遊玩收益中抽取一定報酬,並將獲利再度投入虛擬資產或土地。

同樣以去中心化為基礎,YGG本身作為代幣,會賦予持有者治理的投票權,並且透過持有或質押可以獲得代幣獎勵以及特別的活動通道,更重要的是加入可以與一票P2E同好一起交流的平台,獲取專業、獨到的GameFi資訊。

區塊鏈和元宇宙的可能性

上述的幾個元宇宙項目,從幾個角度介紹,區塊鏈是如何推進元宇宙的發展,NFT技術的應用、治理代幣的發行,甚至是公會型DAO的出現,相較於AR、VR對於元宇宙的意義,更像是在完善元宇宙的基礎。想想看,我們每天花費不少時間使用手機、電腦、社交軟體等,虛擬的世界早就跟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這還只是我們在短短的一個世代中建立的習慣,而誰又敢想像下一個十年會有什麼巨大的改變在迎接我們?

幣價繼續跌,誰持續增持呢?鏈上數據週報10/3~10/9

我們想來看看在熊市背後,持有不同數量比特幣的錢包群體市怎麼活動的。首先,我們可以來看一下持有10-100顆BTC的群體供給,這個群體對應到的投資行為者大約是介於散戶到投資機構之間,這個群體的供給在這波熊市中不斷地增加,已經累積到前一個牛市起漲的水準了;而在100-1000顆BTC的群體供給中,則是不太一樣的狀況。通常在過去幾次牛熊市的循環中,這些大戶都會在牛市頂峰之前出清得差不多,但因為去年11月的高點出乎他們的預期,因此供給並沒有太多的變化,而熊市至今,他們仍然在繼續增加BTC的供給。

看更多 »

鷹派聲明引起的下跌?比特幣的槓桿比率再度飆高!|鏈上數據週報 8/22-8/28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看這個由四個價格構成的預測比特幣價格模型,包含了實現價格、0.6倍的梅爾乘數、200週均線以及比特幣餘額價格(Balanced Price),目前幣價已經跌破了兩百週均線(大約23K)和實現價格(大約21K),在幣價之下的支撐還有0.6倍的梅爾乘數(約19K)和餘額價格(17K)。
200週均線之下的幣價已經告訴我們目前仍在長期空頭之中,所以這裡所提到的幾個支撐價格都是以熊市的角度訂出的,例如0.6倍的梅爾乘數,在過去的熊市週期中,一直都起到了定義底部價格相當不錯的準度,而餘額價格則是考量UTXO的創建和花費時的差額所建立起的價格支撐價格,也為我們指出了一個幣價可能抵達的底部價格。

看更多 »

以太坊不斷湧現的賣壓、CPI符合預期但幣價卻向下破底?鏈上數據週報5/5-5/11

講完被清算的悲情故事之後,還是得了解一下那些傳統機構在近期對於加密貨幣市場的看法和情緒。這裡我們參照Coinshare在過去一週對機構資金進出加密貨幣市場的資料。在這週,傳統機構對機密貨幣市場發生了明顯的資金流出,有趣的是他們在比特幣上流出了差不多$30M,但同時在做空比特幣的部位上也撤資了$20M左右。而在以太坊上流出了$2M,在Solana上甚至有淨流入$3M的部位。所以簡單來說這禮拜的機構對於比特幣大幅撤資。這樣的行為很有可能是基於他們想把資金轉移到”更有效率的地方”,像是因為對CPI的正面預期而上漲的那些公司和傳統金融市場。總而言之,機構撤資的行為,肯定會讓短期內的市場動能受到一定的影響。

看更多 »
文章導讀
Scroll to Top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