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派聲明引起的下跌?比特幣的槓桿比率再度飆高!|鏈上數據週報 8/22-8/28

價格 Price

這週開盤價格為$21,514,收盤價為$19,554,單週下跌超過9%。這週在FED再次強調鷹派的態度後,美股金融市場馬上出現大幅下跌,加密貨幣市場也延續上週跌勢,收盤價甚至低於關鍵的$20,000,而在金融衍生商品市場,空頭部位及槓桿又再度飆升,這週的鏈上數據週報將會聚焦在各群體供給的損益程度和數個關鍵價格帶。

鏈上數據 On-Chain Analysis

比特幣價格模型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看這個由四個價格構成的預測比特幣價格模型,包含了實現價格、0.6倍的梅爾乘數、200週均線以及比特幣餘額價格(Balanced Price),目前幣價已經跌破了兩百週均線(大約23K)和實現價格(大約21K),在幣價之下的支撐還有0.6倍的梅爾乘數(約19K)和餘額價格(17K)。

基本上在200週均線之下的幣價已經告訴我們目前仍在長期空頭之中,所以這裡所提到的幾個支撐價格都是以熊市的角度訂出的,例如0.6倍的梅爾乘數,在過去的熊市週期中,一直都起到了定義底部價格相當不錯的準度,而餘額價格則是考量UTXO的創建和花費時的差額所建立起的價格支撐價格,也為我們指出了一個幣價可能抵達的底部價格。

長期持有者獲利及虧損中供給

關心完幣價可能抵達的底部區域後,接下來要看到的是長期持有者的損益變化和市場週期的關係。在圖中我們可以看到,2021年以前,當長期持有者的實現獲利來到頂部時,幣價往往還未到頂部,這表示長期持有者在結束他們的套利過後,會由短期持有者的短期投機心態將幣價推上新高,隨後開始下跌。但去年的新高則並非如此,去年69K的新高幾乎與長期持有者的實現獲利高點相重和,意味著幣價在長期持有者還沒有完全套利結束前又開始下降了,這也使得隨後長期持有者的獲利開始出現相當陡峭的下降。或許我們可以將這解讀為全球過熱的景氣和高槓桿的加密貨幣市場導致幣價先一步崩跌,開始了這波熊市。

另一方面,在長期持有者虧損中供給可以看到幾乎每是長期持有者虧損中供給從高點開始回落時,比特幣市場都會開始從熊市走出、上升,因為這表示長期持有者終於結束了這波幣價的囤幣行為,不出意外,這次的熊是結束方法也將會依循這個模式,目前長期持有者的虧損中供給仍然持續攀升,現在又達到了一個相當高的水準,當他們的虧損中供給開始回落,就會有強勢的做市行為在市場上出現了。

金融衍生商品市場:資金費率

前面所提及的大多是較宏觀的市場論調,這裡我們還是回頭關注一下短期內的波動對市場投資人造成的影響,第一個來看的就是資金費率。可以看到連續兩週的下跌把那些原本在安穩盤整交易的投資人打了措手不及,資金費率直接反轉,幾乎可以說是超過一週的資金費率都是負值。基本上資金費率可以維持這種程度的負值這麼長時間,通常會很直觀的反應出市場當前恐慌的情緒,但事實上,近期的資金費率大幅轉負,可能代表的並非是恐慌情緒,而是在市場底部尋求做空機會的投機群體,這點我們接下來將再進一步討論。

估計槓桿比率

伴隨幣價的下跌,本週估計槓桿比率又再度飆升到了新的高度,這點可以看得出來與前一段時間下跌的差異,今年五月中旬的幣價下跌,讓整個市場的情緒陷入極度恐慌之中,大量資金流出加密貨幣市場。但現在的下跌反而讓許多具有投機心態的投資人又重新進入市場套利,投機心態最明顯的可以在槓桿的上升膨脹找到,但這種高槓桿的策略在熊市中仍然是屬於高風險的操作,去年BTC 69K高點的第一波下跌就是從多頭部位的去槓桿化開始的,當過多的空頭部位泡沫化和被去槓桿化時,是有助於幣價向上至下一個價格高度的。

礦工在賣,鯨魚在虧,市場恐慌到了甚麼程度?鏈上數據週報11/14~11/20

週幣價從$16,350開盤,一路上漲到最高點約$17,800,隨即開始下跌,最終收盤價約為$16,260,價格小幅下跌0.5%左右。雖然幣價下跌並沒有太多,但在這週裡,想必大家都會聽到許多機構曝險、虧損、瀕臨破產,或是駭客攻擊、有人要拋售甚麼幣種等等的各種恐慌消息。本週鏈上數據週報將會透過鏈上數據,來描述現在市場實際上恐慌的程度。

看更多 »

比特幣在戰爭中有發揮「數位黃金」的抗通膨效果嗎?2022年第11週 比特幣鏈上數據週報(3/07-3/13)

比特幣為何在戰爭中沒有發揮「抗通膨」效果?比特幣市場還未普及,對於一般投資人而言要購買或是持有可能還是有困難、比特幣的價格波動太大,無法作為實體經濟與政治事件的避險工具
比特幣之前的漲幅吸引太多投機者擾動價格、比特幣在短期發揮避險作用的同時,也可能引起監管機關關注、媒體大多都對比特幣持有負面態度

看更多 »
文章導讀
Scroll to Top
回到頂端